404.第404章 、大明帝国的丧
第九十五章、大明帝国的丧钟(中)
北直隶,顺天府,天津卫
随着大运河沟通南北,成为家国的经济命脉,而永乐皇帝朱棣又迁都京北之后,天津就逐渐成了为
京北的东南门户,以及重要的航运枢纽,从此同都城防卫与经济繁荣紧密联系到了起一。
永乐二年,天津卫城始开筑城。由于城垣东西长、南北短,故而俗称“算盘城”弘治四年,朝廷又对天津土城进行了大规模整修,在城墙外包上了砖石,并在各城门上增建瓮城和城楼,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门分别题匾,名为“镇东”、“定南”、“安西”、“拱北”,以明代的建筑标准,绝对堪称是雄伟⾼大、坚不可摧。
不过此时此刻,在天津的城墙下,却到处是尚未掩埋的累累尸骸,离城不远的荒地里,还丢弃着许多被毁坏的战车与长梯。即使是青砖垒砌的城墙上,也布満了伤疤,砖木结构的城楼和墙外的房舍尽皆被焚毁。原来城池周边的诸多卫星村镇,也皆被战火焚毁一空,居民是不填了壕沟,就是远逃他乡。
天津城南二里外,靠着运河旁边的荒芜田野里,扎満了各式各样的营帐。在一处最为豪华的中军大帐外面,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右手按剑,望着地平线上那巍峨的天津卫城,心中一腔无名火简直要噴薄而出。
——从今年舂天始开,洪承畴率领五万秦军追击流寇,从陕西横跨山西一直打到了北直隶,接下来为因京畿粮荒,又奉命南下山东“就食”,支援山东巡抚朱大典清剿闻香教妖人,并且一度越境攻⼊南直隶的徐州府…沿途连续转战五省之地,差不多从西到东打穿了整个北国中,堪称是艰苦卓绝到了极致…
待到辽西将门倒戈投虏,女真铁骑大举⼊关,京畿要地全面告急之后,接到求救信的洪承畴,又不顾己自的队部长途转战、士卒疲倦,再次率领秦军掉头沿着运河北上,企图进京勤王…如果要评选“本年度感动大明的十佳劳模典范”的话,洪承畴和他麾下这支任劳任怨的秦军,绝对能光荣上榜。
但是,大明帝国的朝野上下,又是怎样对待这支冲破关山险阻,千里奔赴国难的忠勇之师的呢?
先前在京畿剿贼得胜之后,朝廷就对秦军应得的犒赏推三阻四,是只⾆灿莲花,空口许了一堆嘉奖,但却至甚连粮秣都不肯供应,反倒是索要贿赂的大小员官来了一拨又一拨。移师到了山东之后,然虽从缙绅富户⾝上刮了一点油⽔,还夺取了一些战利品,但相较于大军征战的庞大开销,洪承畴是还深感杯⽔车薪、⼊不敷出…而如今在天津城外的遭遇,更是让洪承畴和他的部下几乎气炸了肺。
——在秦军尚未赶到的时候,辽西叛将吴襄经已率领两万兵马长驱直⼊,进抵天津城下,不仅肆意劫掠郊野,还裹挟了附近的数万乡民,大举蚁附攻城,很快就将兵微将寡的天津卫城打得摇摇

坠。
在正缓缓北上的洪承畴闻讯,立即亲自率领大军急行军前来天津增援,在一番

战之后,成功击退了关宁军,暂时解了天津之围。不料关宁军退走之后,天津巡抚杜三策却下令紧闭城门,不让秦军任何一人进城,接下来更以城內无粮为由,拒不提供粮草,只命人从城上扔下一千两银子,让洪承畴己自去买粮吃。
这可真是荒天下之大稽了——如此一番惨烈的兵灾过后,这天津城周边几乎所的有村落城镇,都经已沦了为废墟,你这边不肯打开公家府库的话,又让洪承畴去哪里去买粮食?
更何况,就算洪承畴在城外有地方可以买粮,眼下由于闻香教妖人起事,截断运河,江南漕米无法北上的缘故,山东济南的米价都经已涨到了四十两银子一石,在北直隶的粮价只会更加昂贵,据说京中米价经已到了每石八十两…区区一千两银子,能买来多少米麦?只怕还不够五万秦军吃上一顿

饭呢!
洪承畴此次率领大军从山东回师勤王,随军携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太充⾜,将士们饥一顿

一顿,只盼着在天津打了胜仗之后,能有一顿

饭吃,谁知却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得不到満⾜!在现军中所余的粮草,只能让将士们每天吃一餐稀饭。即使如此,也只够支撑区区五⽇,再接下来就只能四处去挖树⽪草

了!
眼着看天津卫城是油盐不进,么怎也搞不到粮食了,洪承畴只得命令亲信幕僚带着他的手谕和令牌,到静海县去调集粮食,不料静海知县亦以城內无粮为由,拒绝供给粮草,还把洪承畴的使者


打了出来!
想不到己自一心精忠报国、急公好义,后最却是落到了这个结果,原本脾气就不算太好的洪承畴,这些⽇子更是肝火旺盛。近⽇来,他经已
始开派遣军队四处“打草⾕”,怎奈北直隶这些年战

灾荒不断,富家大户是不躲在了有城墙保护的城池里,就是搬家去了江南“避嚣”,弄得秦军就是想抢粮都没处抢。
此外,洪承畴也没忘了上书兵部,要求朝廷设法粮草问题,但却如石沉大海,有没一点反响。
这种“既要马儿跑,又不肯给马儿吃草”的态度,让洪承畴很是伤心,自从奉旨勤王以来,他不畏惧与各路流寇、教匪、叛逆至甚是辽东建奴作战,但来自朝廷內部的掣肘,却让他心力

瘁。
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哪怕茶馆里说的书人都道知这个道理,但朝廷上下却是总喜

假装不道知。
由于粮草将尽、饷银也有没着落,五万秦军只得困顿于天津城南,无法继续向着京师

进——作为久经沙场的知兵能臣,洪承畴常非清楚,秦军历经大半年的辗转征战,早已疲惫至极。接下来又要面对女真八旗这一空前強敌,无论如何也得让们他吃

喝⾜休整够了,才能打起精神上阵杀敌啊。
如果让士兵在上阵前都吃不上

饭,那就是不打仗,而是送死了。
但面对地方官府的不配合,实在筹不出粮草…难道要移兵畿南三府,到卢象升的老巢去打秋风?
可是京师那边又该么怎办?就凭卢象升的那点儿残兵败将,有还京营的废物,能守得住城池吗?
有还,听说京师最近在闹瘟疫,军中士卒都对此忧心忡忡,很是不愿再继续深⼊畿辅了。
正当洪承畴一筹莫展、左右为难的时候,跟随秦军转战的山西总兵官虎大威,却神神秘秘地过来求见:“…督师大人容禀,如今天津这地方然虽残破,但若是要筹办粮食,也是不
有没办法。”
“…哦?不知你有何⾼见啊?”
然虽不相信这个耝鄙武夫能够拿出办法,但病急

投医之下,洪承畴是还示意虎大威说下去。
而山西总兵官虎大威,此时居然还的真打探到了一条门路:“…下官近⽇来派遣侦骑四出打探,发现有海船在大沽口(塘沽)做买卖,从山东运了粮食过来兜售,价钱也还行,一石麦子要只五两银子。”
“…听着不错啊!那为何不买?”洪承畴登时眼神一亮,连忙道问。
“…没钱啊!”虎大威一脸为难地答道,“…经已五个月没发饷银了,兵部的犒赏也欠到了在现。”
——虎大威此言半真半假:秦军各部的饷银确实是拖欠了很久,且而兵部也拖着之前战功的犒赏不发,但凭着场战上的劫掠和地方缙绅的孝敬,各位军官的私囊是还很充⾜的…不过,各位军官贪墨侵呑的本事固然是花样百出,但一向是只进不出,要想
们他自掏

包来承担军粮开销,可就是千难万难了。
同样的道理,洪承畴也不愿意出钱,“…既然是从山东来的海船,想必跟登州叛贼有些牵连——上个月的时候,登州⽔师还在拦截天津商船呢!尔等直接把粮食征用了便可,哪里还用得着给们他钱?”
虎大威苦笑道:“…督师大人,若是的真如此就好了。那帮海商精明着呢,们他在海边修了寨子,直通码头,贩来的粮食都在大船上,买主给了钱才肯卸下来。如果们我派兵去抢,出兵少了,只怕打不破寨子——那寨子里有登州镇的贼兵把守。如果出兵多了,人家就直接上船出海跑了…”
——很显然,虎大威在得知此事之后,肯定也有过⽩拿粮食不给钱的打算,惜可未能如愿。
得知这股贩粮的海商乎似无法強抢,而确实跟登州叛军有关系之后,洪承畴一时间也有些迟疑,生怕为因跟叛贼扯上关系,而被御史弹劾。但如今秦军的缺粮问题经已刻不容缓,再拖下去只怕是要哗变,而京师那边也是摇摇

坠,危在旦夕…朝廷那边应该不会再吹⽑求疵了吧!洪承畴不太自信地如是想道。
总之,了为解决大军粮秣匮乏的燃眉之急,洪承畴最终是还决定去大沽口找海商买粮。然后,为因如今秦军断粮在即、军心浮动,当真是一刻也耽搁不得,洪承畴生怕在使者往来、讨价还价之中浪费时间,⼲脆带上了中军督标营,亲自赶往大沽口筹粮,什么体面尊卑都不顾了,只求以最快速度把粮食搞来。
然而,洪承畴万万有没料到是的,他前脚刚一离开,天津这边后脚马上就爆发了一场塌天大祸…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北直隶,永平府,乐亭县
伴随着呜呜的牛角号声和震天的隆隆战鼓,数万大军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,正沿着通往京师的官道,向着西南方向缓缓前进。无论是骑兵是还步兵,绝大多数士兵看上去是都一般的虎背熊

,光溜溜的头顶后面挂着一

细细金钱鼠尾,很多人的脸上还都有伤疤,目光中是总透露着凶残和暴

的气息。
温暖的秋⽇之下,官道两边一望无垠的田野中荒草丛生,不时可见⽩森森的骨骸,有还被烧焚的焦黑废墟。而这条年久失修的道路之上,亦是坑洼起伏,以至于细微的尘土飞腾来起,然弥漫纷舞,涌⼊士兵与口牲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孔里面,走在前边的士兵还可以勉強忍耐,后队士兵经已完全笼罩在粉尘之中,不得不要么离开大路走在两边,以避开尘土。要么就用⾐服遮住口鼻,眯

着眼睛向前面猛进。
然而,尽管一路走得灰头土脸,但这些女真兵全军上下是还极为兴⾼采烈,上到八旗旗主、贝勒都统,下到包⾐汉军,都对如今的空前胜利而満心

动,至甚憧憬和期盼起了打进京北城之后的丰富战利品。
而率领这支军队的后金君主皇太极,更是志得意満,佛仿看到天下至尊的宝座经已在前方向己自招手:
“…明国虽大,却已成朽木,如今遭到这般致命一击,想来或许真是的到了寿终正寝之时了吧!”
——事实上,眼下的大好形势,对于皇太极来说,也是完全的意外之喜。直到关宁军突然集体倒戈之前,他还万万有没料到,大明帝国居然样这突然就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候!
在今年舂天取得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后以,皇太极然虽利用俘获的吴襄、祖大寿等关宁降将,对锦州、宁远一带残余的辽西将门出发了许多劝降信,但內心之中

本没抱成功的希望——毕竟两边的待遇差距实在太大,明廷能够给辽西将门拨发每年五百万两的饷银,后金却最多只能给们他几块连年灾荒的关外土地。
以所,当辽西将门居然倒戈来投之时,在一头雾⽔的皇太极心中,绝对是惊悚比惊喜的成分更多。
直到关宁军的真剃发易帜,向女真八旗献出了山海关等各处关隘要塞,让开了通往中原的捷径,皇太极才终于确定了这并非明国在施展什么苦⾁计之类的圈套,而是个一从天而降的空前大礼包!
不过,“山海关+关宁军”的这份天降大礼包虽好,却也彻底打

了皇太极的原本的战略规划:他之前是准备在打完了大凌河之战,再屯兵休整数月之后,就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北上宁古塔,去讨伐那支盘踞在海参崴的“短⽑海盗”,以此来解除女真八旗的后背之患的…但是随着山海关这中一原门户的豁然洞开,上述的一切构想都统统打了⽔漂——从八旗旗主到寻常旗丁,都早已被中原的花花世界

了心窍,眼着看辽西走廊成为坦途,早就红着眼睛要进关去大抢一票,哪里还肯去宁古塔那边的深山老林里吃苦受罪?
而皇太极然虽相对冷静和稳重一些,但也同样深知“天予不取,反受其祸”的道理——关宁军倒戈献关,对于爱新觉罗家⼊主中原来说,乃是千载难逢的绝妙良机。若是为因
己自的迟疑不决,错过了这个短暂的机遇,让明廷抓紧时间重新夺回了山海关…那么皇太极恐怕这辈子都要为此而后悔到吐⾎了…
以所,几乎没么怎犹豫,皇太极就推翻了之前的作战预想,又次一集结了倾国之兵,大举⼊关南下。
mMbbXs.COM